金莎娱乐官网最全网站
首頁 - 思政資料 - 重要論文

用科學思維把握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 劉建軍 曲嘉媛

來源: 添加時間: 2024-02-06

用科學思維把握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

劉建軍 曲嘉媛

 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的頒布為新形勢下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推進和保障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強大動力與堅實保障,需要我們堅持和運用好科學思維加以學習領會與貫徹落實。堅持用戰略思維深刻領會愛國主義教育的重大意義,用系統思維整體謀劃愛國主義教育的系統工程,用曆史思維傳承弘揚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傳統,用辯證思維妥善處理愛國主義教育中的重大關系,用法治思維學習貫徹好《愛國主義教育法》,用底線思維堅決抵制否定愛國的錯誤言行,用創新思維不斷開創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新局面。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有助于凝聚起磅礴的民族精神與人民力量,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精神支撐與思想動力。

關鍵詞】《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愛國主義教育;科學思維

  載】《思想理論教育》2024年第2期

 

2023年10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以下簡稱《愛國主義教育法》),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在新形勢下頒布《愛國主義教育法》,旨在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持續健康發展與改革創新。這為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為激勵愛國心、報國志與強國行提供了法治保障,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複興,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全面、系統、準确地學習、把握這部法律的政治屬性與理論内涵是黨和國家在當前和今後較長時期内的重要任務,這需要我們切實提升思維能力,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轉化為自己的科學思想方法,堅持和運用好戰略思維、曆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這一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總鑰匙”[1]

一、用戰略思維深刻領會愛國主義教育的重大意義


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2]具有前瞻性、穩定性和全局性。新時代推進和保障愛國主義教育、貫徹落實《愛國主義教育法》是黨和國家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理應運用戰略思維加以宏觀把握和科學分析。所謂戰略,指的是“從全局、長遠、大勢上作出判斷和決策”;[3]而戰略思維,也就是“從戰略上看問題、想問題”,[4]就是“站在時代前沿和戰略全局的高度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從政治上認識和判斷形勢,透過紛繁複雜的表面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的内在規律”。[5]堅持戰略思維,就是要将各項工作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發揮戰略性支撐作用。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愛國主義教育應該如何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更廣泛的支撐?對這一現實課題作出解答,首先就需要運用戰略思維深刻領會愛國主義教育在新時代新征程的重大意義。

首先,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将愛國主義這一民族心、民族魂傳播出去以教導民衆的工作,能夠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發揮戰略性支撐作用。靈魂的存在猶如人生的燈塔,時刻提醒着人們不能偏離航道,不能走錯方向。愛國主義也是如此。我國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曆史,中華民族能曆經磨難而屹立不倒、生生不息,中華文明能久經考驗而綿延至今、未曾斷絕,就是有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将祖國利益擺在心中最高位置,為民族振興發展而不懈奮鬥,将愛國主義書寫在祖國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上。也正是因為愛國主義情感,能夠團結起全國各族人民組成中華民族大家庭,能夠引導各行各業的人們朝着同一個目标共同努力,愛國主義發揮了黏合劑的作用。愛國主義教育堅持愛黨和愛國、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它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深層持久的精神支撐,而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進步也為愛國主義教育增添了濃厚的政治認同與情感歸屬,愛國主義發揮了貫通線的作用。

其次,愛國主義教育是将愛國主義轉化為全體人民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自覺行動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徑。“愛國主義是一個包含着思想、感情與行為,包含着自然、曆史與文化,包含着個人、民族與國家等在内的複雜系統。”[6]強烈的、自發的愛國主義情感必須借由多種途徑轉化為理性的、自覺的愛國行動,愛國主義教育是其中最直接有效的一種途徑。從内容體系上來說,愛國主義教育内容涵蓋思想政治、曆史文化、國家象征标志、祖國壯美河山和曆史文化遺産、憲法和法律、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和國防、英烈和模範人物事迹等方面,是把億萬人民的愛國心激蕩成愛國主義共鳴的教育。從情懷培育的層面,愛國主義教育要從人們的身邊點滴切入,從看得見摸得着的具體工作中挖掘出潛藏着的愛國主義元素,是把樸素的愛國情感轉化為報國志向的工作。從實踐路徑的層面,愛國主義教育是把中國人的如星光般璀璨的愛國情彙聚成星河,繪就在祖國建設藍圖上的工作,是守護初心、砥砺成長的工作,是将愛國情、報國志轉化為強國行的工作。

再次,中國共産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愛國主義情感之所以能不斷增添時代精神的注腳,愛國主義教育之所以能為時代前進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最根本的就是有中國共産黨這一愛國主義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中國共産黨的百餘年奮鬥史,就是一部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史。百餘年來,中國共産黨始終堅持真理、堅定信仰,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争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鬥。中國共産黨不僅很早就認識到愛國主義教育的戰略性作用,而且形成了對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整體性認識,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論,促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教育之間多維立體的融合發展,形成了愛國主義教育各要素之間協同配合的工作體系,并有機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之中。

二、用系統思維整體謀劃愛國主義教育的系統工程


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愛國主義教育已形成一整套科學有效的工作體系與思想體系。運用系統思維對愛國主義教育進行整體謀劃是增強愛國主義教育協同性的應然之舉。堅持系統思維就是從事物普遍聯系的視角出發,從萬物相依相存的發展特點出發,對工作進行整體謀劃。它不是因循守舊的細微變動,也不是隻看表面的泛泛之談,運用系統思維進行整體謀劃是在綜合考慮事物發展的整體進程、統籌協調事物内部多要素之間的複雜聯系、科學分析事物發展未來趨勢之後,作出的清晰明确的系統規劃。隻有謀劃得當,工作開展才能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容易出現盲人摸象的片面說辭,不利于集中精力攻破難關。堅持系統思維既需要将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整體來看待,凝聚精神力量;也需要科學分析愛國主義教育體系中的各層次内容,發揮最大合力。

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整體性是系統的首要特征,而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整體性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堅持系統思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推動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進程中,需要将在長期實踐中探索的愛國主義教育發展規律與運行邏輯視為一個整體,加以系統考察,在統一領導、齊抓共管、各方參與、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中,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在與國家、社會和公民的良性互動中實現不斷發展。愛國主義教育植根于生機勃勃的社會生活與多元共生的社會實踐,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共同構築了内涵豐富的内容體系,在與先進技術、新興科技成果相互結合的過程中形成與人們生活更貼近的運行模式。這些内容有機互動,構成了愛國主義教育這一系統工程。

層次性與互動性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明特質。系統是由各要素有機構成的,各要素相互依存,彼此關聯,相互協同,形成強大合力。愛國主義教育具有層次性。同一主體在不同發展階段會多次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每一次接受的愛國主義教育也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對于不同主體而言,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對象接受規律,根據教育對象的接受程度、心智成熟程度等選取不同的教育内容與方法,這都是層次性的表現方式。層次性特征并不是對整體系統的解構,而是對系統的完善。因為任何層次都是系統中的層次,愛國主義教育的層次性以系統性為基礎,沒有整體性、系統性,層次性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愛國主義教育還具有互動性。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愛國主義教育不是彼此割裂的,不同主體、不同範圍内的愛國主義教育也是有機互動的,互動性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特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通過有效互動,踐行着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使命,積極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系統回答“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

三、用曆史思維傳承弘揚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傳統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數千年來,各民族在共同團結奮鬥、共同書寫悠久燦爛的曆史、共同創造璀璨的中華文化、共同培育偉大精神的曆史實踐中,形成了濃厚的愛國主義傳統。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運用曆史思維,“就是以史為鑒、知古鑒今,善于運用曆史眼光認識發展規律、把握前進方向、指導現實工作”。[7]國家越是向前發展,就越不能忘記曆史。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時提到了“曆史思維”,随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前進,曆史思維被賦予了更為豐富的内涵,這本身就是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斷提升與彰顯的過程。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曆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中華各族兒女自強不息的強大精神力量。從把握悠久曆史中堅定曆史自覺、增強民族自豪感,從中華文明悠久的曆史中深入挖掘滋養中國人民前行的精神力量,是用曆史思維傳承與弘揚愛國主義傳統的最好诠釋。

中華民族具有曆史悠久、意蘊深遠的愛國主義傳統。“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彙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曆史。”[8]愛國,從來不是抽象的口号。封建社會時期,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滿足中央集權的統治需要,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與家國同構的社會格局下,催生了以忠君報國為特征的愛國主義傳統。到了近代,在中華民族内憂外患、風雨飄搖之際,無數先進知識分子以争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己任,謀求民族複興之路,最終中國共産黨成功帶領人民走出了一條開天辟地的新路,集中彰顯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革命戰争年代,愛國成為這一時期革命者共同的情感維系,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不洩露半點黨的秘密,在烽火連天的戰場上書寫共産主義的堅定信念,為了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為了國家的光明前途,無數革命者孜孜以求、前仆後繼。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愛國主義是最響亮的集結号,團結起億萬民衆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赓續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的文明血脈。

愛國主義傳統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必要前提、重要内容、前進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曆史深刻表明,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隻要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出排山倒海的曆史偉力!”[9]中華民族内涵豐富且意蘊深遠的愛國主義傳統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前提基礎。同飲長江水,共擔一份責。擁有共同的愛國主義傳統就如同擁有了共同的文化基因與價值符号,愛國主義教育也就有章可循。悠久的愛國主義傳統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借由愛國主義教育不斷得以弘揚。正如歌詞中唱的那樣:“我仰望你看過的星空,穿過百年時空再相逢……腳下大地已換了時空,你留在風中搖曳的那抹紅在心中。”千百年來,愛國主義傳統經由時空變遷而不易其本,并在曆史長河中曆久彌新。先輩們留下的愛國主義傳統,猶如燦爛曆史中吟唱的頌歌,與國家強盛、民族複興共生共長。

愛國主義教育與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不斷提升相輔相成。愛國主義教育與曆史自信、文化自信息息相關。中華民族悠久的曆史與文化傳統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必須自覺接受的愛國課程。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重大部署,提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任務要求,這是新形勢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根本遵循。赓續中華文脈,傳承文化基因,凝聚民族精神,以不斷提升曆史自信、文化自信,都需要依靠愛國主義教育,同時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升也賦予愛國主義教育更主動的精神支撐。

四、用辯證思維妥善處理愛國主義教育中的重大關系


辯證思維蘊含着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蘊含着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智慧。推動新形勢下愛國主義教育的創新發展,需要在總結新時代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基礎上,“從繁雜問題中把握事物的規律性,從苗頭問題中發現事物的傾向性,從偶然問題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10]以辯證思維看待新時代新征程中的機遇挑戰,以辯證思維抓住關鍵、找準重點、闡明規律,以辯證思維研究謀劃、解決問題、引領發展。

處理好愛國與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的關系。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堅持愛國與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以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為着力點,把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為鮮明主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早已緊密地連接在一起,互相促進、不容分割。在這其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發揮着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沒有中國共産黨,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也沒有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更談不到建設社會主義。因此,愛國,首先就是愛黨。同時,中華兒女樸素的愛國情感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得以充分表達與展現,在各項工作中将愛國情感轉化為建設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形成了愛國與愛社會主義的有機統一。培育愛國主義情感、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首先就要處理好這組關系。

處理好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的關系。随着社會實踐的日益深入,愛國情感的内涵不斷豐富,愛國主義教育的載體與形式也日益創新,這充分彰顯了愛國主義教育的開放性特征。因此,新形勢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的創新發展,需要處理好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的關系。愛國主義教育着眼于凝心聚魂,重在建設、以立為本,既強調思想引領、文化涵育、教育引導,又強調實踐養成、融入日常、注重實效。愛國主義教育不僅注重精神力量的培育,也注重實踐品格的養成。這就意味着,接受世界文明一切有益的成果、不斷擴充愛國主義的内涵,是新時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關鍵環節。然而,不斷擴大的外延會在一定程度上沖擊原有的愛國内涵,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它能為愛國主義注入新的時代溫度,但也容易瓦解其理論立場。因此,愛國主義教育越是向前發展,越需要在開放社會中弘揚主旋律,厚植家國情懷,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

處理好愛國主義教育的針對性與系統性的關系。正如前文提到的,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系統内部有不同的結構與層次,把握這些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有助于提升教育實效性。為此,需要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關系:一是處理好現實針對性與系統性的關系。各個時代的愛國主義都有其獨有的印迹。革命戰争年代,英勇抗擊敵人是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投身火熱的生産勞動實踐,改變國家一窮二白的面貌就是愛國主義。這些愛國主義的印記具有極強的時代性與現實針對性。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同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準确把握這些時代特征能夠使愛國主義教育找到更有效的切入口與工作定位。二是處理好主體針對性與系統性的關系。愛國主義教育涵蓋多種不同主體,甚至包括各種社會組織與社會團體。這就需要堅持辯證思維,在對不同主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注重針對性、提高實效性。三是處理好階段針對性與系統性的關系。根據受衆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而開展不同内容與形式的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階段針對性的表現。愛國主義教育在教育對象的不同發展階段之間不能産生斷裂或缺漏,需要循序漸進、不斷深化,既需要适當超越主體當前的發展階段特征,也不能完全拘泥于某一發展階段,而應該置于教育對象發展的全過程中加以看待。愛國主義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需要處理好上述這些重要關系。

民族精神,以不斷提升曆史自信、文化自信,都需要依靠愛國主義教育,同時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升也賦予愛國主義教育更主動的精神支撐。

五、用法治思維學習貫徹好《愛國主義教育法》


“法者,治之端也。”學習貫徹好《愛國主義教育法》離不開法治思維。法治思維是以現代化法治觀念為底色,以公平正義為核心,堅持提醒警示與嚴防嚴控相結合,教育引導與警鐘長鳴相結合。貫徹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是要使法律真正成為維護社會安定有序的準繩。堅持法治思維,“既要立足當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深層次問題;又要着眼長遠,築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促進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長期性的制度保障”。[11]從《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頒布到《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實施,這是社會公民法律意識與法治素養整體提升的結果,是維護和提升人民生活安全感、獲得感的堅實保證;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應有之義,标志着新形勢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是法治建設在愛國主義教育領域的延伸,是保障和推動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必由之路。

學法懂法,正确解釋、合理解讀法律内容。堅持法治思維,用法治手段推動和保障愛國主義教育,首先就需要準确清晰地解讀法律條文。《愛國主義教育法》共五章、四十條,遵循愛國主義教育的特點和規律,規定了愛國主義教育的領導體制和機制,明确了➿⚽✨➿愛國主義教育有效開展的保障措施,強調愛國主義教育是面向全體人民的教育,對國家機關、群團組織、學校、家庭、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出了明确的任務要求;規定了愛國主義教育内容,提出要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和各種形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對升挂國旗、奏唱國歌、憲法宣誓等儀式禮儀作出了具體規定;明确了愛國主義教育主管部門對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指導、監督和統籌協調職責。可以說,這部法律對愛國主義教育工作中涉及的全部内容、重大關系等都作了明确系統的規定,使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有法可依。

守法用法,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協調關系。法律的制定是為了有效的施行,法律的施行靠的是遵循法律開展工作,運用法律解決問題。從正面來看,堅持法治思維是将法律規定與現實工作聯系起來,将法律明确的各項要求落實到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去,維護法律權威。《愛國主義教育法》對愛國主義教育的整體進程以及各方面環節都作了系統規定與明确要求。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當我們在相似内容之間難以取舍,或者在不同原則之間徘徊不定時,就可以從法律中尋找答案與解決途徑。從反面來看,堅持法治思維指的是在面對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不當情況時,要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權益,化解矛盾,協調關系。因此,法律的貫徹落實離不開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規範發展也離不開法律保駕護航。法治素養、法治教育本身就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内容,《愛國主義教育法》的頒布與施行将進一步引導規範愛國主義教育符合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尊法崇法,助力正确有效實施,保證立法實效。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就《愛國主義教育法》答記者問時特别提到:“應将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與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動員和引導全社會廣泛參與,形成推動法律正确有效實施的濃厚社會氛圍。……深入淺出地闡釋愛國主義的深刻内涵、重要意義,闡釋愛國主義教育法确立的基本原則、任務要求和重要舉措,加深全社會的認識,樹立正确的輿論導向,唱響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主旋律。”[12]要以《愛國主義教育法》宣傳與實施為契機,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始終保持入腦入心的“沸點狀态”,讓民衆聽得懂、可踐行,讓愛國主義教育擁有更強大的續航力,讓愛國主義精神擁有更強大的生機活力。

六、用底線思維堅決抵制否定愛國的錯誤言行


底線指的是事物的最低标準,觸碰底線甚至越過底線,事物的性質将會發生變化。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的進程并不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出現各種風浪,這些都需要我們強化底線思維,劃清紅線,堅決抵制一切破壞愛國、否定愛國的錯誤言行,保障愛國主義教育的有序施行。底線思維是指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争取最好的結果,做到居安思危。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等重大問題時總是會提到要堅持底線思維,進入2023年後,他在講到底線思維的同時,還進一步提到“極限思維”。他指出,“要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抓緊健全國家安全保障體制機制”;[13]“要統籌發展和安全,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采取有力措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牢牢守住安全底線”。[14]從理論形成與提出的時間來看,極限思維是從底線思維中孕育、發展出來的。隻有不斷接近并試探底線時,才會觸及事物的極限;而越接近底線,就越容易使事物發生整體質變。極限指的是不斷接近底線,但并未完全觸及底線的那一小部分區域,極限包含在底線内部,但也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底線。如果底線不夠牢固,又有外部力量不斷施加壓力,就會對事物産生威脅,造成傷害與打擊。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反複提及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意味着社會主義建設發展進入到啃硬骨頭、打硬仗的關鍵節點,為此,我們必須鑄牢底線意識,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愛國主義教育同樣需要堅持底線思維,築牢安全防線,牢牢掌握教育的主動權。

愛國是做人的基本底線。愛國主義情感是人人都應該具有的,也是人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自覺遵守國家法律、維護國家榮譽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與職責,是做人的基本底線。對于這個觀點,鄧小平曾經提出這樣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有人說不愛社會主義不等于不愛國。難道祖國是抽象的嗎?不愛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愛什麼呢?”[15]誠然,這份對于生于斯、長于斯的國家的熱愛不能是抽象的,它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行為準則,二是道德規範。作為行為準則,愛國指的是不能損害或傷害國家與人民的榮譽和利益,體現在熱愛自己的故土家園,無論它是盡沐春風還是四季風雨,都無法改變對祖國的熱愛。而作為價值準則,愛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個人層面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社會道德生活的重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16]愛國對一個人道德品質的涵養和道德境界的提升發揮着樞紐作用。公民與國家之間的這種牢固的情感紐帶,是行為準則與道德标準的重要内容,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防止曆史虛無主義的幹擾,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愛國主義教育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将黨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産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團結奮鬥的重大成就、曆史經驗和生動實踐等作為重要内容。愛國主義教育就是要弘揚主旋律,激揚起中華兒女的團結奮鬥的精神力量。對任何試圖分裂國家、瓦解政黨、诋毀社會主義的言行,我們都必須堅決予以抵制。在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内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的條件下,否定愛國的錯誤言行依然存在,并以更為隐秘的方式滲透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樣的形勢下,堅持底線思維,首先就要保持警惕,善于發現否定愛國的思想觀念,警惕一切否認曆史、曲解曆史、抹黑曆史的曆史虛無主義錯誤言論,警惕一切試圖動搖與沖擊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社會思潮,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及時糾正思想偏差,有效調整社會行為中的不合理因素,使我國經濟社會建設始終高揚愛國主義的主旋律。

敢于同一切恨國、賣國、叛國行為作鬥争,維護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愛國主義情感越是深厚,就越需要以正确、合理的方式加以表達,反之就容易走入極端主義的誤區,對社會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新形勢下,否定“一個中國”原則,試圖搞國家分裂的錯誤言行依然存在,威脅國家和人民安全和利益的不當行為尚未徹底消除。這些錯誤言行,究其根本是沒能正确認識國家、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導緻的。通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能夠糾正不符合國家前進方向的價值觀念,教育引導人們朝着維護社會主義、維護國家和民族安全與利益的方向不斷前進,敢于、善于同一切恨國、賣國甚至叛國行為作鬥争。這既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其目标導向。與此同時,進入新時代,意識形态領域的風險與日俱增,我們必須未雨綢缪,科學研判、有效應對可能産生的意識形态領域的風險。這也決定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堅持底線思維。

七、用創新思維開創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新局面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需要用創新思維驅動發展,用創新思維賦能發展。創新思維表現為“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17]敢于超越陳規,善于因時制宜,以思想認識的新飛躍打開工作發展的新局面。

愛國主義教育理論創新始終紮根于實踐的豐厚土壤。愛國主義來源于中華民族長期以來積澱的悠久曆史文化傳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在長期的曆史實踐中,我們形成了一整套愛國主義教育理論,并在不斷總結實踐經驗的過程中提煉與升華。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是在把握世界曆史的發展脈絡和正确走向的基礎上,認清我國社會發展、人類社會發展的大勢,深化對愛國主義教育規律的整體性認識,全面系統地提出解決現實問題的有效對策,形成兼容并蓄、博采衆長的理論格局。我們需要在實踐創新的基礎上不斷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理論創新、載體創新、形式創新以及路徑優化,促進愛國主義教育更符合時代發展主旋律,更好地為中國式現代化服務。

愛國主義教育體系的完善要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一緻。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國民教育體系與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内容與重要載體,具有明确的時代坐标與實踐圖景。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新時代不斷完善愛國主義教育體系是為了不斷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愫,厚植家國情懷,構建新時代愛國主義的思想認同和實踐認同,持續消除人們的認知誤區和思想疑惑,引導全國各族人民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産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進而把愛國情、報國志轉化為強國行,彙入國家建設發展的時代洪流之中。與此同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将有力地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等,這不僅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應有之義,也是推進和保障愛國主義教育發展的内在要求。可見,愛國主義教育在厚植家國情懷、培育文明素養、涵養民族精神的偉大進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愛國主義教育理念思路的創新必須堅持開放性。愛國主義教育不能關起門來搞,而應該與實際生活接軌,與火熱發展的社會實踐接軌,愛國主義教育的創新同樣需要與國際接軌。愛國主義教育的創新發展既要堅持“守正”,也要突出“創新”,要借鑒世界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為我所用。正如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公共産品和國際⏭➰平台;我國打赢脫貧攻堅戰的成功經驗為世界各國,特别是發展中國家的減貧脫貧實踐提供樣闆;我國綜合運用和堅持科學思維把握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理論成果與成功經驗,也必将為世界各國增強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提供中國方案、中國智慧。與此同時,通過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能夠教育引導新時代青年在國際舞台上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将中華兒女獨特的文化傳統融入世界曆史發展的長河之中,将中華民族獨特的民族标識镌刻在世界曆史前進的宏偉藍圖之上,不斷開創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聽取陝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彙報時強調:着眼全國大局發揮自身優勢明确主攻方向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陝西篇章[N].人民日報,2023-05-18.

[2][4]習近平.更好把握和運用黨的百年奮鬥曆史經驗[J].求是,2022(13).

[3]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讨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繼續把黨史總結學習教育宣傳引向深入 更好把握和運用黨的百年奮鬥曆史經驗[N].人民日報,2022-01-12.

[5][7]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86,287.

[6]劉建軍,王斯敏.厚植愛國情懷:知名學者與資深記者的對話[M].石家莊:河北出版傳媒集團、河北人民出版社,2020:195.

[8]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持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N].人民日報,2019-09-28.

[9]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5-01.

[10]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248.

[11]習近平.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J].求是,2021(5).

[1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答記者問[N]. 人民日報,2023-10-26.

[13]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強調: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N].人民日報,2023-07-12.

[14]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于二十屆中央第一輪巡視情況的綜合報告》[N].人民日報,2023-09-28.

[15]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92.

[16]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3.

[17]習近平.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11-25.

 (任引沁編輯)


浏覽量:86
Baidu
sogou